长春社区教育非遗文化精品课程——东北乡音二人转

传统音乐

明晓辉、李波、金靓、王丹彤

国家开放大学长春分部

二人转,这一东北地区的文化瑰宝,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成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璀璨明珠。它起源于东北民间,融合了东北大秧歌和河北莲花落的艺术形式,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。视频以吉林省东北二人转博物馆为视角,生动地讲解二人转的表演形式、音乐唱腔、伴奏乐器及技艺特点等艺术特色。 二人转的表演形式多样,包括“双玩艺”、“单出头”、“拉场戏”和“群唱”等。其中,“双玩艺”是最为人熟知的形式,由两位演员分别扮演旦角和丑角,通过载歌载舞的方式进行表演。唱词通常以七言和十言为主,语言风趣幽默,富有生活气息。 音乐唱腔是二人转的核心,有“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”之称,曲牌联缀体结构,积累了三百多个曲牌,如“胡胡腔”、“喇叭牌子”、“红柳子”等,展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魅力。伴奏乐器包括板胡、唢呐、竹板等,它们共同营造出二人转独特的音乐风格。 表演上,二人转注重“四功一绝”,即唱、说、做、舞四种表演技巧和以手绢、扇子、大板、玉子板等道具的特技动作。这些技巧的运用使得二人转的表演生动、形象,深受观众喜爱。 二人转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,它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。从它的发展历程中,我们可以看到东北地区社会变迁和文化融合的脉络。